膜术工场雾霾塔,净化空气无臭氧

2020-12-19

膜术工场雾霾塔,净化空气无臭氧
 
今年4月,我国首例因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构成环境污染罪并判处刑事处罚的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判。湖州市德清明禾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祁某某因违法使用三氯一氟甲烷(CFC-11,俗称氟利昂)生产组合聚醚,被地方法院以环境污染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企业被判处罚金7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140余万元。
 
那么,什么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呢?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氟碳化合物、哈龙等物质,这些物质上升到平流层后,经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或Br·自由基,它们与臭氧发生连锁反应,破坏臭氧层。
 
简而言之,那些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与大气层中臭氧发生反应并消耗臭氧的物质,都叫做消耗臭氧层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ODS)。
 


 











而我国自从2010年6月1日起,就已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规定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等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此案件是我国首例因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构成环境污染罪并判处刑事处罚的案件,也说明了我国开始有力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环境。
 
看到这儿,很多小伙伴会心生疑虑——在《蓝天保卫2.0,臭氧治理成重点》一文中,明明说要治理臭氧,说明臭氧不是个好东西,那为什么现在又要保护它了呢?
 
其实——同一种物质,放在不同的地方,其有害或有益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臭氧,若存在于平流层,则形成臭氧层,可吸收紫外辐射,同时有杀菌作用;但若存在于近地表,则会对人及其他动植物产生危害:人体暴露于320μg/m³臭氧环境中1小时,就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若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则会出现疲乏、咳嗽、胸闷胸痛、皮肤起皱、恶心头痛、脉搏加速、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症状。
 
所以,科学家们一手修复平流层臭氧层,一手寻求近地表臭氧分解方案;立法执法机构一手制定法律,禁用消耗臭氧层物质,一手出台环保政策,减少工业臭氧排放……就算不能为修复臭氧层做贡献,但膜术工场依旧努力,在空气消毒杀菌方面,减少臭氧的排放。
 
膜术工场雾霾净化塔是由荷兰著名设计师Daan Roosegaarde创意及设计,联合荷兰政府、代尔夫特大学等单位共同建造的室外空气净化装置,每小时可净化30000m³空气,雾霾净化塔采用静电吸附技术,将大气吸进机器内进行净化,排出干净的空气,捕捉收集污染物质,可有效净化一定范围内室外空气。
 

 

 
重点是,雾霾净化塔在吸附雾霾和微尘的同时,还不产生臭氧!——毕竟,臭氧不增多,不就是减少了么;空气质量不下降,不就是提高了嘛!
 
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在产品研发时,将环境保护因素纳入考量,降低工业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那么臭氧们,也一定会在它们该在的地方,继续保护这个地球。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400-63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