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1.抓紧确权:一定要在2027年前拿到红本本;
2.修缮房屋:哪怕砌个墙也得保住产权;
3.不能卖地:杀鸡取卵并非长久之计。
近期,新发布的一号文件规定,城里人不准下乡购买宅基地,退休干部不准占地盖房。这并非在断老百姓的财路,而是要给农民戴上金钟罩,让农村资产价值增长10倍,其意义不仅是部分专家提及的保护农民、防止腐败,更是国家给宅基地“上户口”之举。
根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第29条及相关规定,2027年底前完成全国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就是说,今后,农民手里的宅基地就是能下金蛋的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要禁止城里人和退休干部去农村,以防宅基地被低价抄底,待确权后转手盈利。
国家如此一刀切的政策,释放了“不允许从农民嘴里抢肉吃”的信号,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权益。
那么,为什么要让宅基地成为“下金蛋的鸡”呢?至少有三点好处:
第一,抵押贷款。等农民缺钱的时候,确权了的土地就是农民的银行;
第二,入股分红。若是有大企业来建农场,农民可以得到利益;
第三,拆迁保障。宅基地确权,将以高标准进行赔偿。
确权红本本下来后,农村的房子就可以进行合法交易,那便是农民家里的“聚宝盆”。
此外,文件还有另一层含义——这是一场送给农民的国运。
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内循环,而8亿农民的消费觉醒,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家电下乡、汽车补贴,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大招”是让农民手里的宅基地增值十倍、百倍。当9亿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被激活流通,将产生百万亿级的资产重估。
2027,倒计时启动。广大农民朋友们,尽快去村委会咨询:
1.家里的宅基地登记了吗;
2.老房子有没有达到确权标准;
国家给农民撑腰,谁也动不了农民的奶酪,只要攥紧红本本,乡村振兴不是梦想,农民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