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五千年,英雄豪杰辈出,每个流传千古的历史名人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当我们聊到生性复杂、性格多疑、贪图美色、文武双全,我们一定能想到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操一生枭雄,可却犯了五个致命的错误——错爱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每一个都成为了他及魏家王朝的转折点。

一、错爱美人邹氏
建安二年,曹操率军讨伐张绣,此时的张绣已经准备投降。归降后,张绣对曹操诚心以待,可曹操却色心难改,看上了张绣美貌的婶母邹氏。当时的邹氏虽然守寡,却仍然是自由身。几番酒壮胆,曹操便霸王硬上弓,羞辱邹氏。张绣得知后,怒火攻心,直接造反,给曹操打得措手不及、仓皇出逃,而曹操的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在掩护他出逃时丧生。
曹操一生,抢来的女人不少,比如何进的儿媳尹氏、秦宜禄的妻子杜氏,甚至垂涎过自己的儿媳甄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不能取之有道,就只能像曹操这样,酿成大祸!
二、错杀神医华佗
头痛是曹操的老毛病,他曾经尝试了各种偏方,但都见效甚微,于是“请”来了名医华佗。华佗很诚实地告诉曹操,头痛有法可治,但需饮用麻沸汤、以斧开颅、取出风涎,才能治愈。
这样的手术放在现在来看,也是相当危险的,但医者仁心的华佗,却愿意告诉曹操真相。可是,生性多疑的曹操听信谗言,认为华佗是想借此机会杀了他,将华佗抓了起来,拷打折磨致死。同年,曹操最疼爱的小儿子曹冲病重,生命垂危之际,曹操只能遗恨当初,“悔不该杀那华佗!”但华佗已逝,曹操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痛苦死去。
三、错认“忠臣”司马懿
《短歌行》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此可见曹操的爱才惜才之心。作为麾下能臣,司马懿十分受曹操赏识。可一代枭雄曹操,却没能识破司马家的狼子野心,加之司马懿的长寿,司马昭、司马炎的年轻有为,让司马家的权利越来越大。
果然,曹操的儿孙们都没能镇住这位能臣,“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司马家最终取代了曹魏,开创西晋。也许,如果没有司马家的谋反,曹魏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四、错信“戏精”黄盖
曹操在赤壁之战上的失利,成为了北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便是曹操轻信了黄盖。
可是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会相信黄盖呢?这其实和一个我们所熟知的俗语有关——“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壁战使用火攻,需要一个人贴近曹操的船只放火,于是周瑜就将黄盖毒打一顿,制造黄盖受尽委屈的假象,让黄盖带着一身的伤投奔曹操。也许是求贤若渴,也许是急于求胜,曹操脑子一热就相信了他。
结果,黄盖乘坐着船只驶向曹操的战船,趁其不备,利用火油一举引发火势。而被点燃的船只顺势烧着了曹操的战船,并通过战船锁链,点燃了紧挨着的一只又一只战船,曹操惨败,悻悻而归。
五、错放“英雄”刘备
早期的刘备尚未发迹,偶然一次,曹操与刘备相谈正欢,曹操突然心生一念,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样的夸赞,对于当时默默无闻的刘备而言,太过言重了。慌乱之下,又逢一声雷响,刘备的筷子惊得掉在了地上,刘备赶忙将自己的失态归咎于雷声的惊吓。
曹操看到后,认为刘备是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懦夫,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业,不足为惧,于是放松了警惕,给刘备的生存壮大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人看历史,是为了对照自身、不断自省,并从古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