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茧房” 看见更多元的世界

2023-05-23

2006年,哈佛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桑斯坦认为,因公众信息需求各异,所以只关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令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便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种情况被称作“信息茧房”。
 
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时,算法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当算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内容分发的通行规则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信息茧房”似乎更能贴切地描述算法所造成的影响——基于算法推荐的内容分发,以用户的个人特征为标准进行信息筛选,并向用户推荐与其兴趣和价值观高度匹配的个人化信息,由此形成“千人千面”的内容消费形态。
 
然而,算法推荐机制正通过个性化的名义背离多元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它通过迎合用户偏好,让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只听到自己认同的观点,进而导致信息封闭、接收窄化、结构失衡。
 
今天,无论是用户还是内容供应商,都开始认同这一概念。更多人将其与网络场域的意见分裂、极端化以及社会整体价值观离散化联系在一起,以证明“信息茧房”对社会共识基础的侵害。
 
对此,主流媒体应当积极推广主流价值观,信息提供技术平台应主动投身公共领域,向用户提供非计划、不想要的信息,增强信息聚合,形成“公共论坛”,受众个人也应当拓宽认知范围,提升媒介素养。

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400-63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