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人可以立即行动、完成目标,但有的人热情高涨制定目标,执行时畏难犯懒或半途而废,导致事情无疾而终——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或者说能成事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强烈的目标感
1.设定明确的目标
德鲁克认为,人们都是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成长起来的,人们认为自己应该有怎样的成就,就会有怎样的成长。
真正变革型的团队都会将个人的理想、热情、目标相结合。对于行动目的,他们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这也就是Simon Sinek提到的“黄金圈法则”。
稻盛和夫先生在“经营12条”中,第一条就讲到,要明确做事的目的和意义,如果不能明确目的,或者即使心中明确,但不与团队共有,就很难调动人的意愿。
2.目标处在拉伸区
当我们找到真正想要改变的事情,明确目标意义后,就要制定一些具体的刻度。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有三个区——舒适区、拉伸区(即成长区)、恐慌区。如果将目标设定在舒适区,人就会变得懒散、漫不经心,将完全没有成长;拉伸区是指有新的挑战、项目、职位、薪水,即引起兴奋、紧张的、新的刺激;恐慌区是反正结果无法达到,人们完全不想行动。
如果你不知道目标处在哪个区域,就看看团队成员们的表现:散漫安逸的多数都在舒适区,主动行动、紧张活泼、严肃认真的通常都在拉伸区,而始终不肯行动的,通常处在恐慌区。因此我们的目标要保持在拉伸区。
3.一步一步朝向目标
制定目标只是第一步,真正难得的是一步步朝着目标努力。目标感强的人,更能够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台阶。
俞敏洪认为,如果你不能一下子实现最大的目标,那么你只要一步步踏实地向前走,去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最终一定能实现终极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在为更大的目标做准备。
二、每天前进30公里,是达成目标的关键
20世纪10年代,有两个竞争团队盯上了南极点探险——这是一百年前所有伟大的探险者最想做到的事情——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斯科特团队。
阿蒙森团队五个人,斯科特十七个人。他们几乎同时出发,阿蒙森团队历时两个多月率先到达南极点,斯科特团队则晚了一个多月。事后,有人总结分析两个团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
1.充分准备物资
阿蒙森的团队人少,但准备了三吨物资;斯科特团队人多,但只有一吨的物资,这就要求斯科特团队在行进的过程中不犯任何错。但事实上,遇到压力、困难和无法预知的风险,都是很常见的情况,因此不进行过量准备,其实是很危险的。
2.事先了解情况
阿蒙森是挪威人,他为了去南极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包括路线、目标和工具等。比如工具,跟南极最像的地方就是北极,阿蒙森去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寒冷环境中的生存技巧、衣食住行等,其中就包括冰天雪地里较为合适的交通工具——狗拉雪橇。
而斯科特团队则选择了比狗更壮、更强悍的马。事实上,狗在雪地里是不会出汗的,而马会出汗,天气寒冷汗液就会被冻住。随后,他们又选择了雪地摩托,但由于想法不完善,最后不得不沦落为人拉着雪橇走。
3.每天前进30公里
在极限环境下,要进行持续性的努力,就需要定量规划,一方面不能太激进,兴奋出汗、液体结冰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坚持,严守既定的纪律。阿蒙森就制订了一个可行的计划——每天前进30公里;相反,斯科特团队就比较随心所欲,好天气走得非常猛,遇上不好的天气就睡在帐篷里。
很多人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容易的时候多做一些,条件恶劣的时候就歇一歇。但事后总结,这两种做法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区别,看起来不那么激动人心的方式,其实是最考验毅力、也可能是最有产出的。
三、保持专注、拒绝诱惑,学会延迟满足
抖音创始人、字节跳动的CEO张一鸣认为,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没有延迟满足造成的。
与延迟满足相对的,是“即时满足”,这可以说是我们的本能。因此很多时候,人们即使知道当下满足会造成不良后果,也往往拒绝不了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保持专注、抵御诱惑、延迟满足呢?
1.习惯成自然
既然延迟满足要求我们在挑战和诱惑面前坚定不移,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积极的行为常态化。
2022年12月21日,更新了3652天的“罗胖60秒”落下帷幕,有人问罗振宇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说,“最根本的答案还是,把目标转换成习惯。”起初的实践会有些困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延迟满足”变得不那么痛苦,甚至你开始沉迷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2.目标有层次,内在有驱动
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立一些里程碑式的小目标,即从大目标中拆分每月、每周、每天都要做些什么,并且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就给自己一个奖励,从而建立一个正反馈的循环系统:正反馈越多,成就感越大,动力越足,表现也会越好。
稻盛和夫在《成功激情》一书中提到,心不唤物,物不至。当内心不极度渴望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不会发生。只有极度渴望,人才会有足够的自驱力,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3.不要拖延,今日事今日毕
不要把今天的事情交给明天,推荐使用一个工具:TDL(待办事项列表)。这个工具可以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列,要事当先,并且思考它的方法和策略。
每完成一件事,就打一个勾;如果真的没有完成,也要及时复盘和思考改进方式。
四、结语
无论环境优劣、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按照既定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回头来看,已经走出很远。
就像林肯有一句话说得好: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退后。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